Gostake

我们运营着强大且安全的企业级基础架构,永远没有停机时间

0%

Web3 哲学思考:加密计划经济与加密公投治理的辩思

defi锁仓量 以太坊销毁量

Web3 哲学思考:加密计划经济与加密公投治理的辩思

  Web3 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愿景,至少在现在是乌托邦。虽然大家都在推崇所谓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社区治理等看起来所谓美好形式,但是在大部分的实际场合中,这些都是虚伪的面具。

  当下的 Web3,严格来说只是在底层技术上去中心化,或者说“可以去中心化”。但是在各类 Web3 项目的实际运作当中,大家并不希望去中心化。反而是越集权越好,甚至不少项目是以集权控制为主。

  正因如此,当前的 Web3/Crypto 也成为双面人。对于行业之外的人来看,这个行业极具创新、充满极客精神。但在行业之内的人来看,起到推动性的项目少之又少,绝大部分项目是单纯利用 Crypto 的某些特质以及不受监管的特点,包装成优质项目变着花样对公众进行募资。

  所以今日的文章,会对一些行业内的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抨击。但这不代表整体行业都是这样,我希望良币能驱逐劣币,这是我写文的初心。

  下面将会列举一些在很多项目中会出现的问题,之所以提出来这些问题,是因为他们较大程度违背了 Web3 的精神。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 Web3 精神没啥意义,能赚到钱才是王道。如果你带着这样的目的,那么也请带着图一乐的心态看文章吧。

  上面是我节选的一段关于计划经济的描述。类似这样的行为,在加密领域数不胜数,这类规划也有个好听且 Web3 的名字,叫做“代币经济模型设计”。

  关于加密计划经济,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好坏的问题,而是一个讽刺性的问题。虽然最开始,代币经济模型设计大多是指设计代币产出模型或者项目启动时的激励模型,但是时至今日,代币经济模型更多的是指代项目模式、代币玩法、项目产出修改等等。

  这一点最常见的地方,是 x to earn 与 gamefi 领域。通过项目方人为的控制项目中的某个生产环节,来控制项目中的代币产出量,从而变相操纵代币价格。

  具体来说,包括但不限于增加某种道具的消耗、减少代币的产量、控制代币的释放速度等等。无论这类操作怎么变换,但本质目的是为了实现项目方对代币的控制权。这也是我所说的加密计划经济。

  “如果在撒哈拉沙漠实施计划经济,那么沙子也会比黄金值钱。”

  合理的代币规划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本不需要的情况下增添各种门槛来人为提高稀缺性,那么这对 Web3 的莫大的讽刺。

  可以想象一些这样的画面。某地通过对挖沙公司实施指标配额,每天只能在撒哈拉沙漠获取 100 吨沙子,并且挖沙公司需要通过竞标申请牌照获取挖沙准入许可。同时指定建筑公司只能从挖沙公司处购买沙子,不得从私人渠道获取沙子。

  那么可以预见,沙子价格必然上涨起码十倍。关系户们可以将偷偷获取的沙子释放在二级市场,散户们因为沙子价格暴涨会 fomo 并开始接盘。上层掌握沙子的渠道可以随意修改沙子的产量,从而控制沙子的价格,正因为沙子价格的上涨导致 fomo 情绪的产生。

  但是你可以发现,在整个环节其实是完全忽视了一个角色,沙子的真实使用者。这样的环境中,沙子是否被拿去使用是完全不会被关心的,大家注意力完全在沙子的价格上。

  把这个小故事放在加密领域中,同样如此。大部分人都沉溺于项目方所带来的的加密计划经济中,fomo 着代币上涨下跌,从而忽视是不是真的有人在使用项目。

  这可能也是 Web3 与 Web2 的一大区别。用户会去天天玩腾讯的游戏,但并不会天天在意腾讯的股票,用户通过给腾讯游戏付费产生盈利,从而反应到财务报表再反映到股价中。

  但在 Web3,一个项目的用户,其大部分注意力都是在代币价格上,而非项目本身上。这也进而促使着项目方与用户都更注重加密计划经济,而非项目可用性上。

  (严谨一些的备注,一些龙头项目在产品上具备了非常可靠的使用性,因此承载了很大的 TVL。我在文中描述的大部分 Web3 项目是一些初创型的项目,而非成熟型的项目)

  关于加密公投,其实需要从开发者说起。而且这是一个不太好探讨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是一个需要取舍的平衡点,在一些特定环境下需要中心化一些,在另一些环境下需要去中心化一些。因此这个段落我更多是陈述一些我的看法,而非指出一些问题。

  在很多项目中,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产品版本迭代,或者产品提案的发布。在其中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项目方没有与用户沟通,单方面的发布新版本。一是项目方会发布修改提案,征求用户意见来投票。

  这两种情况需要因地制宜的去看,如果是新版本是单纯功能迭代,与用户的投资、收益无关,那么项目方单方面迭代更新版本是合理且无可厚非的,但是一旦涉及到与资金或者收益相关的修改,那么需要慎重的发布更新。

  比如会修改代币产出、消耗,增加删除代币获得方式,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到用户,如果不慎重处理,那么很容易遭到用户的负面反馈。

  开发者需要一定程度的中心化

  这个是我主观的看法。在大部分情况下,许多用户并不具备开发能力,也不具备审核功能的能力,即使在代币经济规划上,也很少有人具备相应的经济学能力。

  正因如此,开发者需要一定程度的中心化来引导用户、引导社区。简而言之,开发者需要对迭代的更新做到非常详尽且通俗易懂的说明,但在非资金功能上并不需要向用户开放决策。

  这也是我在与一些创业朋友们聊到的事情,因为不少朋友是偏理想型的,因此在规划时会把许多功能倾向于由用户反馈得来。换言之,就是用户想要什么功能就做什么功能。

  但这并不是一个好举措,一个项目没有自己的核心功能点,只是一味地去迎合用户需求,不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去做规划,是很难执行的。如果一个项目有五万用户,那么这五万人都有功能需求,那么怎么去完成呢。

  因此,我认为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开发者瞄准某单一需求去研发解决方案,服务这些有单一需求的用户,而不是服务用户的所有需求。这也是我所说的一定程度中心化。

  其实这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什么时候要用 DAO 治理,什么时候要投票。

  我先给出我的看法,只有试图修改与资金/代币有关时需要治理投票。

  这些日子跟朋友聊,很多人会对治理有执念,极端一些的会试图去做所有事务的投票。包括要做什么功能,要谈什么合作都想做到 DAO 治理中。老实说,这过于形式主义了。

  投票治理,或者说加密公投是一个非常不可取的手段。从宏观上来说,加密公投不具备可实施性。这包括存在无法规避的贿选、用户认知水平不一等客观因素,也有项目方通过代币投票权来控制治理的不公正风险。

  从微观上来说,投票最致命的是没有时效性。如果发生资金安全问题,这还需要几天时间去投票商议解决方案的话,项目早已凉了。在很多极端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开发者及时动用权限去阻止恶性事件的发生。

  拿 Terra 崩溃来说,当时出现了 UST-LUNA 循环套利无限增发的事情,社区居然通过发起提案来投票解决,这个治理流程需要大概 5-7 天的时间,但 LUNA 归零只用了三天。

  当然,在归零之后开发者才通过停止区块产出的方式来制止,不过已经于事无补。如果在事情一开始就及时关停并做出相应处理,虽然在去中心化上失去效力,但至少不至于彻底归零。

  这一点可以在 Solana 上得到应征,虽然 Solana 非常中心化且经常不出块,以至于被称为宕机链,但价格并没有归零。甚至大家习惯宕机后,Solana 发生宕机已经对价格没有什么影响了。

  这也侧面印证了,在资金安全性与去中心化之间,用户更需要资金安全。

  再说回到 DAO 治理。其实已经有了典型模板 Curve,他只治理一个东西,即不同 pool 的 CRV 激励。通过锁定 CRV(即投票)来修改不同 pool 的激励权重,让池子奖励增加,从而吸引用户,加深非主流稳定币与主流稳定币的绑定程度。

  换言之,我单方面认为现有的 DAO 基础设施不足,这包括:

  除了基础设施方面,DAO 治理更大的阻碍也在于治理参与者。

  如我上文所说,基于客观现实与广泛的数据,现有的加密参与者更多的是投机主义、盈利主义。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 DAO 的公投治理是非常不科学的。

  大部分人是不会去研读项目提案,思考其中的经济学逻辑或者区块链逻辑,我说的难听一些,大家都是炒币的,具备这样的知识水平的并不会很多。因此,能审慎的做出理智决策的人少之又少。这一点可以去阅读一些大众心理学相关文章。

  那么我会剥夺所有参与者治理的权利吗?也不会,我所提倡的,不是取消公投治理,而是加大精英治理的权重。

  这个逻辑如同许多 Web3 项目中关于国库的治理,一般会选一些有影响力的人作为多签钱包的持有人,但并不会把多签钱包的权限全部发给项目代币持有者。比如需要 51% 的代币持有者投票允许后才能动用国库,大家并不会这样治理钱包,项目方也不会把这个选择给到用户。

  因此,在未来的 DAO 治理中,可能需要更多的精英治理的要素参与。这些精英可能是 KOL,可能是专业学者,可能是资深从业者,他们在 DAO 治理中的权重将会加大。

  而且在当前的事实中,绝大部分项目的治理提案的起草者都是精英治理。你几乎没有见到哪个提案是由单纯炒币的用户提出来的。

日期: 2022-06-27 10:20

返回

上一页:对加密货币崩盘和周期性的思考

下一篇:代币空投的效果究竟如何?

🚀🔥👏欢迎注册OKX交易所🚀🔥 ✈️🔥👏欢迎注册抹茶交易所🔥✈️

🚀👆扫码或点击下载insight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