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注册链接, ~40%折扣 insight加密货币套利会员群 国际业务
近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发布的一则案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三名年轻小伙因通过虚拟货币变相换汇被重判,足以为民众敲响警钟。
经侦查发现,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林某、颜某变相买卖外汇2129万余元;2021年1月至4月,谢某加入后,三人变相买卖外汇838万余元。总额近3000万元。
操作流程为:尼日利亚“王子”在当地以尼日利亚货币奈拉购买泰达币并转入林某账户,林某在国内出售泰达币收回人民币,再将人民币汇给“王子”在中国的银行账户。
林某等三人以USDT(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为媒介,提供跨境兑换及支付服务赚取汇率差额,系利用虚拟货币的特殊属性绕开国家外汇监管,影响外汇管理的有效性和合法汇率的稳定性,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应当依法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
2月26日,建湖县检察院对林某等三人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并结合三人的犯罪事实以及情节分别提出量刑建议。4月29日,法院经审理采纳检察机关的罪名认定与量刑建议,分别判处林某、颜某有期徒刑五年,各并处罚金;判处谢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适用缓刑,并处罚金。三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办案检察官表示:“变相买卖外汇看似人民币与外汇之间没有发生物理流动,但实质上绕开了我国外汇监管,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同时导致国家掌握的经济数据失实,影响汇率、外汇储备调整等金融决策,危害巨大。”
跨境金融研究院:
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以虚拟货币为跨境交易媒介,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非法兑换行为,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
目前,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可被认定为非法外汇买卖行为或洗钱行为。
1、虚拟资产交易可认定为洗钱
2024年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其中已提及:要加强利用虚拟货币实施跨境洗钱犯罪等新型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利用虚拟币、游戏币等跨境转移资产,涉案金额高、查处难度大)
通过“虚拟资产”交易、金融资产兑换方式,转移、转换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可认定为“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行为。
2、通过虚拟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可认定为非法买卖外汇
2023年12月27日,最高检、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就已经公布了两起利用虚拟货币为媒介开展非法买卖外汇的案件,均为“外币—虚拟货币—人民币”的跨境转移转换模式。
案例一:赵某等人非法经营案
赵某等人通过非法支付结算平台“天天向上”跑分平台,为境外赌博网站和诈骗等黑灰产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涉及金额高达31.9亿余元。同时,赵某团伙还涉嫌非法买卖外汇,通过在阿联酋和国内提供外币迪拉姆与人民币的兑换服务,利用虚拟货币泰达币(USDT)作为媒介,实现资金的跨境流转,涉及金额4385万余元。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对赵某等人进行了判决,赵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百三十万元。
案例二:郭某钊等人非法经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郭某钊等人搭建非法汇兑网站,以虚拟货币泰达币为媒介,为客户提供外币与人民币的汇兑服务,非法兑换人民币2.2亿余元。范某玭通过操作他人提供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账户及人民币银行账户,从陈某国处接收泰达币并兑换人民币4000余万元。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对郭某钊、范某玭进行了判决,同时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提供账户的詹某祥、梁某钻进行了判决。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国家外汇局管理检查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在我国,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当前,越来越多的非法买卖外汇犯罪通过虚拟货币交易兑换实施。在办案中发现,以虚拟货币为交易媒介间接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货币价值转换,系非法买卖外汇行为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应予依法惩治……
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金额30%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违法金额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构成犯罪的,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本案中,林某等三人日前被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一年六个月,各并处罚金。
该判罚与地下钱庄的罪名相同,也就是说即便使用虚拟货币作为媒介进行非法/变相买卖外汇,但其实质类似于地下钱庄,“外币—虚拟货币—人民币”的模式并不能减轻丝毫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违反国家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